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图片名

三十而立再读书

1038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18-08-28 作者:

  我已是而立之年,但我依然有一个梦想,要继续求学,回到我魂系梦绕的校园。

      2009年,我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,毕业那年考研一次,上了国家线,却放弃复试。因为一来经济条件不允许,当时弟弟妹妹都还在上大学;二来当时面临毕业,有一丝彷徨,不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,也看不清自己以后的路究竟该往哪走;三来当时就业环境还好。综合以上因素,我就先工作了。踏入社会后,就被现实的强大力量拖着匆匆往前走,上班、结婚、生子、考执业医师、考主治医师。我所在的科室妇产科,工作强度之高、压力之大,一度让我没有精力去思考和顾及曾经有过的理想。时光流逝,如白驹过隙,待将考研再次付诸行动时,已踏入职场九年。

1.jpg

   上杭是个美丽的小城,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,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。在这里,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,有一个可爱的女儿,周围的邻居待我很好,我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存在感,我很满足!我考研是因为我觉得人生苦短,该读的书要读,我不希望谈到某某硕士或某某博士时满是憧憬和崇拜,其实只要努力,我也可以。再者,我是个浪漫主义者,我很浪漫地想象研究生的生活,很浪漫地想象研究生毕业后的圆满结局。我的一切动力由此而来,于是为了考研而寒窗苦读也变得浪漫起来。

      想象很浪漫,现实却很残酷。中国政法大学刘鑫教授曾说:“妇产科工作量大、医疗风险高、医疗纠纷多,医疗赔偿额高,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。不是医师无能,而是学科性质所致。”我的工作是丝毫不能马虎的,我只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。考研共考3门,总分500分,其中,西医综合300分,英语100分,政治100分。我备考的重心在西医综合,其涵盖内科、外科、病理、生理、生化、诊断,我想即使不是为了考研,我将基础知识再学一遍,对我的工作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于是我信心满满地进入备考状态。

     读书是孤独而艰辛的。每天早晨六点起床,简单洗漱一下,坐在窗边,泡一杯茶或一杯咖啡,开始看复习资料,而后上班。中午看一小会书,稍微休息一下 。傍晚换上运动装,锻炼身体,这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,我在一中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,把一天的疲惫全跑掉,跑完后我觉得神清气爽、充满活力,晚上又接着读书。当然,这是正常班的安排。值夜班的时候就得看情况了,偶有不忙的时候,打开电脑上的APP,随时可以翻开来看。夜休的时候,我便回家好好地睡上一觉,然后看书。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从夏到秋再到冬。

   转眼到了2017年年底,考试安排了一天半的时间,第一天考完英语和政治后,我觉得颇有希望,第二天拿到西医综合试卷时我顿时傻眼了,考试题目大都是生理、生化、病理之类的基础题,与我平时做的模拟题及真题完全不同风格。硬着头皮做完卷子,心里很没底,那些题似是而非,毕竟备考时我将重心放在内、外科上。走出考场后我才得知,原来是我报考错了。现在考研分学术型和专业型,我误报了学术型,却按专业型进行复习。

      我觉得这次考研没戏了,心里有点失落,毕竟准备了那么久,付出了那么多努力。就这样,考研告一段落,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状态。经过考前一段疯狂、黑暗、烦躁的日子,考完后,我觉得天特别蓝,阳光特别温暖,风特别轻,生活特别美好,工作特别顺心。

      2018年2月份公布了考研初试成绩,我考了319,英语70,政治63,西医综合186。我看了历年医学考研国家线,学术型都在295分以下,我肯定我能进入复试,于是我联系了报考的导师,导师给我的回复是:“他今年已经招了一个学术型的推免生了,理论上他今年还能再招一个专业型的”。可我恰恰就报了他学术型的,学术型无法调成专业型。

接下来我的心情就很平静,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,我觉得这样也非常好,直到4月9日福医大研招办再次打电话给我,叫我去调剂,我的心情再次跌宕起伏,我打开福医大研招网一看,妇产科学术型竟然有3名导师未招满,而且我报考的那位导师,竟然有一名额挂在那。天哪,我竟然自己放弃复试。因为我没去复试,被教育部系统自动认为弃考,我已没有资格去调剂了。

至此,考研真正以失败告终,其间有苦、有乐、有悲、有喜,一步步走过来实属不易,幸而一路上有许多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的支持和帮助,这份感激之情已不是简单的“谢谢”二字能表达。或许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,或许考研不能带给我什么实惠,但过去一年的经历已是生命里不可多得的一份财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妇产科一区:蔡小琴)